如果把学生的升学比作一场汽车拉力赛的话,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就是最后米的冲刺阶段,不论之前发生了什么,这米是决定名次的时间。赛车在这米表现如何,主要看车的三大件,同样的,报考过程中的这三样东西就是报考的“三大件”。
一分一段表
一分一段表的作用是让考生了解自己在本省中所处的位置和本分数段的竞争压力。考生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能报什么样的学校,本分数段的竞争压力决定了考生报考过程中的填报策略。
举例来说:一位理科考生今年高考考了分,在本省中处于5万位。通过查阅本省的一分一段表得知,考了分的理科考生共有人。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考生在报考中选择的院校最低录取位次应该在5万位左右,5万位以上是冲刺的院校,5万位以下是有希望的院校。那具体该冲多少位,该往下多少位作为保守的院校呢?根据考生一分一段表所查数据,考分的理科考生有人,是人数密集的分数段,抢本段分数的考生非常多,就要把梯度拉的大一些。
学校专业录取数据
考生高考成绩和位次公布后,需要根据自己今年的高考位次参照往年录取数据,决定自己报哪些院校。三年的数据可以更好避免一些随机事件,让数据参照更准确。
还是上面这位理科考生,查到自己今年高考的分数位于全省5万位,如何找到自己可以报的高校,主要参照往年的录取数据。假如从录取数据表中查到,A院校的去年最低录取位次是5.2万位,那么考生有很大概率能被A院校录取。
考生进一步查询A院校,前年的的最低录取位次是4.8万位,大前年的录取位次4.6万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否该继续选择填报呢?这时候,“第三大件”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招生计划数据
招生计划数据的作用是让考生分析某所院校的招生计划是否有变动,这种变动是否会影响录取位次,也就是常说的大小年情况。
招生计划对录取数据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招生计划的多少和招生计划的增减。继续说上面那位考生,考生查询A院校三年录取数据后发现前后两年位次变动比较大,于是,查询这所学校的招生计划。通过查询这所学校的招生计划发现,这所学校在本省只有10多个。招生计划量比较少,所以该校的最低录取位次就不稳定。
进一步分析发现,A院校近年三年在本省的招生量分别是10个、14个、18个,每年招生量递增导致了录取位次逐年下降。而A院校今年的招生量是25个,所以今年A院校大概率录取分数还会下降,这位考生可以大胆填报。
一分一段表、学校专业录取数据、招生计划数据在考生报考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报好志愿,则需要这“三大件”的相互配合。考生在报考时,要提前做好准备,把这些数据准备好,这样才能报好志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