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力赛 >> 拉力赛优势 >> 正文 >> 正文

韩寒用飞驰人生回答油腻圆滑的中年人还

来源:拉力赛 时间:2022/8/29

说起中年人,你会浮现出什么样子?

我猜不会是好的形象。大概率会有不断后移的发际线、日益膨胀的游泳圈、泡着枸杞的保温杯,性格要么世故圆滑,要么麻木顺从,还经常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

梦想、热爱这些血性的词已离他们远去,曾经锋利的少年棱角被生活盘得光滑圆润、面目模糊,就和他们的外型一样。

所以,当初读到《飞驰人生》故事简介的时候,我并不看好——一个跌落神坛的曾经的冠军车手,年近四十(划重点:年近四十)、在大排档卖了5年炒饭,复出挑战新一代的赛车天才……

他要是挑战失败,整部片子就太丧了。这年头,谁愿意买票去看失败者的失败呢?

挑战成功,则完全是少年JUMP的典型叙事套路:天才陨落、复出复仇。如果由风华正茂的爱豆演主角,绝对超燃。可主角是年近四十的油腻大叔,谁愿意相信中年人还会如此热血追梦?

梦想虽然永远保鲜,追逐梦想的资格却有保质期。

当你还是少年,有着大把的时间、无尽的精力、未知的前程、近乎于零的负担,当然可以放手追梦,所有人都会为你鼓掌加油;

当你年近四十,被血淋淋的现实教训得服服帖帖、被工作和家庭的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再说追梦,周围人会翻你一打白眼。命运的AI提示说:对不起,您追梦的资格已过期。

但凡事总有例外,具备真实性的例外会令人兴奋,那是一种困顿在现实泥潭里还能仰望星空的兴奋。

《飞驰人生》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例外。中年大叔张驰(沈腾饰)重燃赛车梦,前半部分又丧又好笑,后半部分很燃很热血。更关键的是,丧和燃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就算在小说里,失意总有贵人相助,那也是主角少年才有的待遇。现实世界中,被禁赛5年的前冠军车手、现如今身材发福的中年大叔想要重回事业巅峰,哪儿那么容易?

事实上,电影里张驰过得丧透了,复出得无比艰难。

曾经握顶级赛车方向盘的手,颠起了锅铲,靠开大排档卖炒饭养活自己跟儿子;

曾经五连冠的赛车手,现在得重新考驾照,不服气跟驾校老师顶牛,科目二挂科;

赛车是烧钱的项目,张驰拉赞助也花式失败。

最后他只能从废弃车场“偷”回当年的冠军车架,自行组装,结果组装的钱都凑不够,为求赞助还得把大哥女友的名字纹到比赛服上……

为了重回赛场,张驰几乎放弃了所有,包括自己的尊严,换来的依然是碰壁,不断的碰壁。

更让人伤感的是,他找回了曾经的团队和朋友,大家的梦想和激情都在,只是人都不是当年巅峰状态的人了。

被他誉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拉力赛领航员孙宇强,临比赛前出了岔子,导致张驰只能在没有导航员的情况下独自参赛;

曾经的顶级机修师记星,伤了手只能在原来的车队里当个保管员……

另一边,张驰的对手却已经完成了迭代升级。

他现在要面对的,是更强大更年轻更天才的车手,不仅车技高,还很有钱,能养得起世界一流的技术团队。

这就是现实,真实且残酷。而更真实的,是张驰这个人。

张驰有很多缺点,那种真的会让人烦的缺点。赛道上风光的时候,他在媒体面前不留情面地嘲讽第二名。后来落魄想复出,却全靠当初的第二名、现在的赛车协会官员公正处事给他机会。不仅打脸,还凸显了他之前做得不厚道。

就这么个深陷中年危机,眼看就要被时代彻底抛弃的油腻大叔,还妄想战胜年轻的天才车手重回光辉岁月,可笑不可笑?可笑。但电影后半段看到他的认真和执着之后,就笑不出来了,只剩下敬佩。

张驰这个人,不管性格有多少缺陷,他一旦投入到赛车训练和比赛中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脸上容光焕发,一点颓唐油腻都看不到,反而有一种为自己的热爱献身的纯粹。

被禁赛五年,不管工作多辛苦,他每天都在家模拟跑巴音布鲁克赛道两遍。

每一处过弯、每一条坡道,什么时候换挡、什么时间点踩刹车到什么位置,他都滚瓜烂熟。以至于五年后他可以在没有领航员帮助的情况下,以破纪录的用时独自完成赛程。

比赛尾声,他明知赛车受损、极有可能在临近终点的弯道失控冲出悬崖,仍选择全速向前舍命一搏,只因为他不想输。

这一刻,莫名想起了《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虽然比赛是胜负的世界,但张驰在这场比赛里争的不止是胜负,甚至也不止是梦想,更是要找回失去的尊严。

因为细节和情绪都很真实,张驰在电影前半段的人生Down得越低,后面重回赛道之后观众的情绪跟着High得越高。

一轮激烈燃爆的赛车之后,《飞驰人生》以一段字幕收尾——“献给所热爱的一切”,相当点题。没有想到,一个油腻中年男人的追梦故事,也能讲得热血沸腾。

回到文章的标题,那些看上去毫无锐气浑浑噩噩的中年人,还配谈梦想吗?答案是肯定的。

张驰在比赛中有一句内心独白:“当一个人失去了自信的时候,他才是真正的过时了。”

反着套用这句话,只要一个人还愿意为所热爱的奉献一切,不管他外表多老朽,内心都还是个锐气的少年,当然有追逐梦想的资格。

的确,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年人都被锤打得没有棱角、随波逐流了,但总有一些例外,总有一些人不肯向现实屈服,或者表面恭顺内心依然坚持自我。

梦想,对中年人来说是奢侈品。因为他顾虑多、包袱重,不能如少年时一般不管不顾,一往无前。而如果人到中年还坚持追梦,那他对梦想的热爱一定比少年时还要浓烈。

韩寒的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里,阿吕对江河说,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阿吕是个骗子,但这话他没有骗江河。

少年人对梦想的热爱和坚持靠勇气支撑,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勇气这种东西,最容易被现实一点点消磨掉,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人是会越活越胆小的。

当少年时对世界的美好期待,被现实世界的残酷侵蚀殆尽,再回过头去问当初的自己还能坚持梦想吗,又有多少人敢肯定地答一句“是”呢?

就像《飞驰人生》的主题曲《一半人生》里写的——

早告别青春,活成了别人,经历的时代,已如此陌生

年少时的话,又不敢承认,低头在人海,浮浮沉沉

然而,观过了世界,经历了低谷,走了一半人生赛程的中年人,若对梦想还有坚持,那一定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真坚持,若还有热爱,那必然是老房子着火一般不可救药的真热爱。

就像电影里张驰对赛车的热爱,对重返比赛的坚持,对夺回失去的荣誉的执念。

片中,张驰和叶经理两个失意的中年人在夕阳斜照的天台对唱《光辉岁月》——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年人颓唐外表下,是两个挣扎着不肯恭顺于命运的灵魂。

《飞驰人生》,更像是韩寒送给所有坚持自己所热爱事物的朋友的一封“情书”。

它用“中年人的热血”,为“追求梦想”写了一层更新也更深的诠释:真的“热爱”是长期的抗争,不因困顿而放弃,虽百折仍坚持不悔。

本文由若娱君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