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力赛 >> 拉力赛介绍 >> 正文 >> 正文

印度史上最牛的王朝是这样诞生的

来源:拉力赛 时间:2022/9/2
白癜风治疗新技术 http://m-mip.39.net/news/mip_5709508.html

印度最后一个疆域广阔,几乎统一了全印度的王朝就是莫卧儿王朝,王朝崩塌之后,印度就成了英国人的天下,变成了日不落的一部分。莫卧儿王朝的开创者帖木儿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也有突阙人的血统,他们的祖先打仗时喜欢屠城,把人杀了以后,割下人头,堆成金字塔,以震慑对手。就是这么一个杀人如麻、冷酷嗜血的侵略者,他们的后代居然一个个都是多情种子,爱江山也爱美人。

这个王朝怎么来的

印度人最得意的笈多王朝(约年~约年)是在贵霜王朝后的一个比较大的王朝,领土规模超过贵霜王朝,包括了印度北部、中部及西部部分地区。这个王朝给印度带来了二百年的经济繁荣,但也是一直改变不了分裂的局面,也许分裂就是古代印度的宿命吧。笈多王朝后期,蒙古人来了,或者说突阙人来了,他们的到来给印度带来了空前强大的王朝,也给印度带来了享誉世界的文化遗迹,诸如:胡马雍陵、阿克巴陵、泰姬陵、阿格拉红堡、胜利之城等。

笈多王朝灭亡以后,印度就变得乱七八糟地,国内小国互相打,互相兼并,老的王国不断被灭,新的王国不断出现,在历史书里留下许多的王朝记载,有的小王朝只活几年甚至更短;有的王朝也不管什么种姓了,保命要紧,出现过奴隶王朝,国王以前是奴隶;至于外来入侵吗,本来就是印度历史的一部分,他们也不管这些侵略者是怎么来的,没人关心。除了几个有血性的南方部落,大部分王朝是得过且过,又不是不能过;对于老百姓来说,外来民族来了让他当王好了,谁当不是当啊。

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了近年,到年,蒙古人来了。来的这个人叫巴布尔,他是来自中亚的察合台突厥人,大名鼎鼎的帖木儿的五世孙,帖木儿一会儿再说,这是个厉害角色。巴布尔作为帖木儿的五世孙,却一直以蒙古人自居,因为他母亲是察合台汗羽奴思汗的第二个女儿,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所以巴布尔说他身上流着成吉思汗的血也没毛病。年,巴布尔带领二万大军在帕尼帕特大战印度德里苏丹国的十万大军,以少胜多打败德里苏丹,建立了莫卧儿王朝。

这个巴布尔到底是谁?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个巴布尔到底是谁?从哪里冒出来的?”,被打败的印度各国王公贵族们见面就苦哈哈的问。可惜在当时的印度,还真的没有几个人能搞明白。老百姓不关心这些,反正种姓制规定的清清楚楚,这辈子就这样了,这个王谁当都一样。实际这个巴布尔大有来头,从13世纪到16世纪,纵横中亚的狠人只有两个,这两人都是他的祖先。就是说,中亚最狠的两个人的基因都在巴布尔身上血乳交融了,这两个人就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

成吉思汗大家都知道,他信马由缰地带着蒙古骑兵几乎打遍了全世界,在中国大地建立了元朝;在中亚建立了察合台汗国,位置就是今天阿富汗北及那一堆斯坦;还在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北一带建立了金帐汗国,搞得现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还心怀芥蒂;还有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要不是准备去欧洲的窝阔台的军队在中国南方的钓鱼城被挡住十几年,欧洲也会建几个汗国。不过也许是摊子铺得太大,成吉思汗死后,这些汗国一个个被灭了,只剩下一些部落流浪在蒙古草原。

帖木儿是个瘸子,年出生在西察合台汗国撒马尔罕以南的克石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萨布兹)一个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家庭,“帖木儿”就是“铁”的意思。他一生打过很多仗,非常残暴;他还以继承了成吉思汗的事业为己任,打仗时也学蒙古人把抵抗的人全部杀光,进行屠城,再把人头砍下堆叠成金字塔。帖木儿的残暴的确吓住了中亚的国家,他所到之处基本没有抵抗。

不过帖木儿对印度兴趣不大,他越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后,就不再深入,因为他最大的心愿是到中国去,那时的中国是明朝永乐年间。不知道为什么帖木儿这么对中国着迷,是想作为蒙古人恢复成吉思汗的业绩?还是作为突阙人要为那个跳“蛮胡一家亲”舞给唐太宗看的祖先大单于雪耻?这些都不知道了,反正帖木儿带着大军就往中国杀来,但是运气不好,帖木儿刚刚接近中国边界的时候,就得病死了,树倒猢狲散,他建立的庞大的帖木儿帝国立刻就分崩离析。

带着这样两个人的基因的巴布尔于年降生,巴布尔在突阙语里意思为老虎,他父亲是个小国的大汗,帖木儿的四世孙。这个时候的中亚也跟印度似的,小国林立,不同的是这些小国都说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狠,互相打杀不断。巴布尔12岁时继承了他父亲的汗位,即位后的巴布尔野心勃勃,立志仿效先辈帖木尔和成吉思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建立一个大帝国。可是一个年轻的汗领导一个弱小的王国在中亚哪里有生存的机会,在同族和外族的共同攻击下,巴布尔很快就丢失了许多领地,退到喀布尔。他在自传里说自己就是个流浪者:“象在棋盘上一样,在格子之间移来移去。

流浪者干成大事业,励志啊

动荡不定的战争生活,锻炼了巴布尔的军事才能,使他特别富于冒险精神。四处流浪的巴布尔很清楚地知道目前在中亚没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个好的栖身之所。经过分析,印度是个不错的地方。年,印度还是一如既往的混乱,北部暴虐的洛迪王朝皇帝在自己的国内闹得天怒人怨,巴布尔抓住这个时机发动了征服印度的战争,第二年又征服了旁遮普。他在印度一共打了五次,每一次都都很谨慎,没有更加深入,只是抢了一些东西就跑。直到第五次,他才下决心进军德里。当时的德里苏丹国已经千疮百孔,国家奄奄一息经不住任何打击,国王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年轻的苏丹易卜拉欣。

年4月20日,帕尼帕特战役爆发,巴布尔的二万人战胜了易卜拉欣的十万军队。巴布尔有写日记的习惯,在日记里他写道:“敌人现有的部队大约有10万人。而他的对手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他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无论行军和驻扎都杂乱无章,无论攻城还是野战,都漫不经心。晨礼时分,天刚蒙蒙亮,侦察兵送来消息说,敌人正列阵前进。我们立即披挂,拿起武器上马……敌军黑压压一片出现于视野……敌人见到了我方的军队,并确信我军摆开了阵势,人马整齐之后,就犹豫起来,好像在考虑:“停下,还是不停下?前进呢,还是不前进?”他们既不能停下,也不能像先前那样不停地前进。

我方原定迂回前进的军队奉令从左右两面绕行到敌军后方,放箭并开战。右翼和左翼奉令前进与敌人接战……我军右翼、左翼、中军和进至敌军后方的迂回部队,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敌人,如下雨一般地朝敌人放箭,认真地开始战斗。敌人对我军右翼和左翼发动了一、二次短暂的进攻;但在我军放箭的压迫下,又退回到自己的中军去了。

敌方的右翼军和左翼军都拥挤在一个地方,达到这种程度,以致他们既不能前进向我们进攻,也不能后却冲开一条退路……战斗进行了一上午。中午时,敌人被打败,遭到镇压,我们的朋友为之兴高采烈。感谢伟大的、至仁至慈的真主,这一艰难之事竟轻易地解决了。

数量如此众多的一支军队,竟在半天之内被打垮。仅在易卜拉欣(即苏丹本人)身边的一个地方,就有五、六千人被杀;其他地方倒毙者的数目,我们估计,大约近一万五至一万六千人。

后来,在我们到达阿格拉后,听印度居民说,在这次战役中,有四五万人被杀……我们经过易卜拉欣的营地,观察了他的营盘和帐篷,到一条小河的岸边驻扎。那正是晌礼时分,喀利法的内弟塔什尔·提不里在死尸堆里找到了易卜拉欣的尸体,遂将其首级带了回来。”

爱学习的国王胡马雍

巴布尔赢得了帕尼帕特战役,他在一个叫阿格拉的地方建立帝国都城,开启了他征服印度的道路。在之后的四年时间里,巴布尔东征西杀,平定了整个印度北部,连剽悍不怕死的拉其普特人都被他打跑了。年,也就是巴布尔取得帕尼帕特战役胜利的四年后,他病死了,王位传给了他23岁的儿子胡马雍。

巴布尔留给儿子的不是一个稳固的江山,由于他一生都在开疆拓土,所有的制度都没有建立,打下的地方他又随意分给了他那些心怀叵测的兄弟;两年征战也让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帝国周围还有许多王国在虎视眈眈,随时会扑上来咬你一口;剽悍不怕死的拉其普特人也只是暂时被赶跑,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胡马雍据说是个很善良的人,喜欢学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文学和艺术。虽然在战场上比不上他爹,但也是有自己想法和谋略的。他知道两个大的危机就是东边的舍尔沙和西边的巴哈都尔沙。于是胡马雍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他先与舍尔沙订立暂时的盟约,然后于年发起来对巴哈都尔沙的征伐,取得了胜利;接着转头向东来收拾舍尔沙。

没想到舍尔沙利用签订盟约的暂时的和平时间,充分发展了军力和财力,待胡马雍再来攻打时,舍尔沙已经非常强大,一战下来,胡马雍被打得落荒而逃;1年5月,胡马雍再次征伐舍尔沙,这一次他全军覆没,连老婆孩子都丢了,他放弃了阿格拉和德里,一路向西逃往拉合尔,开始了他15年的流亡生活。

舍尔沙这个人其实挺苦逼的,他在1年赶跑了外来政权,建立了自己的苏尔王朝。随后进驻德里和阿格拉,并逐步把势力扩展到旁遮普、木尔坦、信德、拉贾斯坦和马尔瓦,一个大的帝国的样子基本形成;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建章立制的工作,把巴布尔以前没干的事都高质量地干好了。比如他统一了王国的币值,进行了土地、经济和军队改革,使得混乱了千年的印度变得有秩序井然。

舍尔沙用了15年的时间,高效率干完了这些工作,长大了的胡马雍杀了回来,短命的苏尔王朝被灭了,胡马雍重新光复了他的莫卧儿王朝,还毫不费力地得到自己早就想要的古都德里,因为他一直喜欢德里这个地方;还有舍尔沙费尽心血建立的制度和秩序也一起被继承。这一下,喜爱学习的胡马雍可以天天在德里那豪华的宫殿里读书了。可惜好景不长,因为宫殿太大,回到心爱的德里不过半年,胡马雍在里面的图书馆里居然从楼梯上摔倒,最后不治而亡。不过这时的莫卧儿帝国一切都已走上正轨,比胡马雍接班时好太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