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丨数科社,作者丨林木
去年夏天,快手过完了十岁生日。
自年踏上移动互联网浪潮起,它便快步从一个自娱自乐的工具软件,成长为老铁们分享生活的大众舞台。这是一个草根变巨头的故事。
直到抖音出现,故事迎来高潮,快手从占山为王的自我陶醉中惊醒,随即与其展开一场持久的拉力对决。
打响“K3战役”,抢夺广告营收制高点,游戏、直播、电商等赛道突围,追赶海外TikTok。随之抖音声量越大,快手脚步就越发激进,伴随而来的是后者频繁的组织架构变动与业务重心调整。不知不觉它已陷入被动。
“流血上市”后,快手疲态尽显——股价走低,市值腰斩,日活也逐渐被抖音甩在身后。二级市场的失宠,表明快手没有让投资者看到更多想象空间,而日活的增长失速,则意味着它没让老铁圈层外的用户找到使用快手的理由。
8月初,快手迎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为外界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