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力赛 >> 拉力赛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为了教孩子做实验,这档科普片太燃了,网友

来源:拉力赛 时间:2022/8/17

大家或许玩过这样的游戏,在纸钞上放硬币,快速一拉;或者在杯子的硬纸板上放鸡蛋,快速一击——硬币还留在原地,或鸡蛋就掉进杯中了。

也有这类进阶的,和朋友合作,效果更酷炫。

有一档益智节目觉得这还不过瘾,不足以给孩子们展示这背后的伟大科学原理。

他们大开脑洞,发起了一项匪夷所思的挑战:

在一张超大桌子上,快速抽走超大桌布,桌子上的几百个杯子盘子,还能留在原地吗?

致力于“搞事情”的科普片

这是日本NHK电视台出品的一套儿童益智类节目,《大科学实验》。

为了挑战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科学知识的真假,他们不惜人力物力,设计出浅显易懂的实验,去验证这些自然和科学法则。

网友都吐槽:“看到经费在燃烧”。

比如为了验证“曹冲称象”的法子到底准不准,他们直接请来了一头真正的大象,再定做了一个专供大象称重用的浮码头。

他们严格按照“准备—实验—验证”的实验流程,通俗易懂,让不同知识程度的人,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能欣赏到科学之美。

不想移动的盘子

这一期的实验挑战时:快速抽走超大桌布,看看桌子上的碟子和苹果,能不能保持不动。

首先,让魔术师来表演。快速抽走一张放有碟子的桌布,可以看见碟子保持不动。

这个难度不大,爸爸妈妈在家也可以带孩子试试。小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抽走桌布的手速要快。

魔术师继续增大难度,把桌面碟子个数从1加到6,然后大力一扯:

苹果跟碟子随着桌布被抽走,也飞到地板上,魔术宣告失败。

这档节目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真实性”。对于实验的失败毫不掩饰,重点在于后续的反思和改进。

自己带孩子在家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也会遇到层出不穷的的问题。很多是最初设计时候没有预料到的,或许会搞得手忙脚乱,这些都很正常,也是孩子应对挑战的好机会。

说回节目中,魔术师当时心想:是不是更多的碟子,需要更快的速度来拉动呢?

于是借助保龄球滚动的速度,桌布扯动的速度达到7.8千米/小时。

稀里哗啦,苹果跟碟子照样摔了一地。

再尝试用滑板车拉动桌布,速度达到77.2千米/小时。

还是不行,再接着骑单车拉动桌布——

这次成功把苹果跟碟子都留在了桌子上!

随后,难度再次升级,节目组找来一张超级大的桌子,长宽各整整十米,连魔术师骑着单车绕一圈,都要费不少功夫。

桌子铺上了更巨大的桌布,志愿者们爬上桌子摆了近个餐具。

网友弹幕发出了“壕无人性”“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的惊叹。

首次挑战,用的是刚才的自行车模式。

魔术师哼哧哼哧地踩着单车,后座挂着绳子,扯着身后这块巨大的桌布。

个碟子纷纷随着桌布的移动飞了起来,然后碎了一地!劈里啪啦,我听见了钞票粉碎的声音。

实验宣告失败。自行车只有27千米/小时,这速度怕是太小了。

于是,“壕无人性”剧组,调了一辆赛车来,司机则请的是响当当的世界拉力赛冠军。

配上最新款的高速摄像机,更好地捕捉桌布被抽走的瞬间情况。

考虑到赛车的加速距离,这次拉动的绳子,有整整米长。这样绳子绷直扯动桌布时,速度能达千米/小时。

实验会不会成功呢?

这些小可爱能不能活下来呢?

听见赛车手轰油门了,眼看赛车加速了,所有人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赛车速度飙升至千米/小时了!

哐当声后,餐具依旧完好地留在了桌子上!太震撼了!

从高空摄像头角度往下看,散落在桌子上的枚餐具合影,看起来还是个特别的造型。

这是节目组精心打造的彩蛋。

原来,这是牛顿的侧颜。

这个实验的理论基础,正是牛顿提出的惯性定律:

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致敬牛顿!

有必要吗

这个节目并非是想让观众明白多么高深的实验道理,而是鼓励孩子们要有一种实验精神,勇于通过实践去验证定理的对错。

也有人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一看就明白,干嘛还要这么麻烦地去做实验呢?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科学知识,大多数人选择照盘全收,从来不疑对错,更不会亲自去检验它的真实性。久而久之,我们很容易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征程中,科学一直在不断地被“证明”,又不断地被“推翻”。但正是这样一种不断的自我纠错,才让人类拥有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并掌握了探索世界的有效手段。

而《大科学实验》这档节目,就是用不惜人力财力,做一些有趣又有料的“烧脑挑战”,鼓励孩子们要有一种实验精神,勇于通过实践去验证定理的对错。

总共有35集,感兴趣可以在b站等视频网站搜到,特别推荐家长带娃一起观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