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木塔格沙漠是世界上少有的与城市零距离接触的沙漠,几十年来,沙不进,城不退。它位于鄯善老城南端,站在城中就能看见金色大漠雄浑壮观的无限风光。库木塔格沙漠是全国出名的风景区,每年一度的环塔汽车拉力赛鄯善段就在这里举行,是越野爱好者冲浪刷锅的好地方,也是摄像爱好者的天堂。
△库姆塔格沙漠六月的大漠,骄阳似火,整个大漠如燃烧的火山,一项地震勘探工程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展开。
受地球物理师杨工的邀请,一同前往沙漠进行二次踏勘,主要任务是根据沙山地形,确定激发点位置,指导推土机推路,方便后续工序作业。沙漠里面大小沙山此起彼伏,高差大的有一百多米、陡度七八十度,不推出便道,后续施工无法展开。
从沙漠西南角的鲁克沁镇进入沙漠,著名的丝路重镇柳中城遗址就在这里。
在沙漠里面负责推路的共三个人,两位推土机手陈师傅和李师傅,一位后勤保障车司机高师傅,设备配有两台日产推土机,一辆后勤沙漠保障车。
△高师傅在给他的“爱车”放气在沙漠边缘的一株小树下见到了他们,他们在这里等地球物理师过来一同进沙漠确定作业路线。由于常年野外风吹日晒,已很难从外表判断他们的年龄了,大约四十到五十多之间,皮肤晒得黑黑的,嘴唇都有不同程度的干裂。
杨工是个细心的人,在鲁克沁镇采购了饮用水,还特别买了一箱冰镇的,三位师傅除了每天来送油料和食品的补给车外,很少见到人,看见我们过来,很是高兴。
“师傅们辛苦了,让你们久等了”杨工老远就和师傅们打着招呼。
“这个鬼天气就是热啊,今天在小树林等你们还好一点”高师傅说道。
“今天中午你们做的什么饭呢?”
“这样热的天气,也不想做,就泡个方便面对付对付”
经了解得知,由于天气热,很难储存食品,他们的饮食基本是方便面、馕饼、馒头、黄瓜和西红柿。
△午饭时间,馕饼、馒头、咸菜、一壶水在和他们的交谈中,印象特别深的一句话,就是“这个活一般人干不了,但也得有人干”,确实在这样极端的自然环境里面,不是身强力壮的人是坚持不下来的。
随后坐上他们的野外卡车进沙漠,司机高师傅是公司有名的沙漠车司机,常年在在塔里木沙漠驰骋,沙漠驾驶经验丰富,在去年公司举办的技能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按他的话说,“没有上不去的沙山,只是轮胎气没放够”。进沙漠前,放了两次气才进去,进去后就能看见一望无际的沙漠,在外面的人眼里,在游客眼里,确实壮观美丽,但对他们来说,也无心欣赏这道风景,只是想早点施工完,不影响后续工序的作业。
我们常说奋斗在热土,此时的沙漠,真正让人体会到了什么是热土,六月的沙漠,已经不能用热来形容,可以说就如同火烤。
进沙漠走了两公里左右,遇到一座高大陡峭的山梁,让我们见识了高师傅高超的技艺,反反复复放了五次轮胎气压,冲了五次,最后一次不加油门,怠速慢慢悠悠地上去了。高师傅对他的车非常有自信,他说没有上不去的沙山,这是他多年沙漠开车的经历得来的经验。
推土机司机陈师傅、李师傅,和杨工一起挤在驾驶室后排,后排堆满了师傅们的卧具和食品,显得特别拥挤。一路上杨工和推土机师傅在电脑导航软件上规划推路路线,中午的沙漠,空气中的温度达到四十多度,电脑、手机被热晕多次,就这样走走停停,用了快四个小时才完成线路规划。
△推土机问起两位推土机师傅的工作和休息情况,他们说前几天驾驶舱空调还能断断续续开,勉强降一下温度,但现在“热坏”了,配件一时采购不过来,施工中实在太热只能用水浇头降降温,中午直射的太阳让他们无处可藏,实在坚持不了的时候,他们才坐上保障车出沙漠,在小树下凉快休息一会,但每次出来往返就是一个多小时。由于天气热,白天根本没法睡觉,晚上也要到后半夜等地表温度稍微降一点后席地而睡。
这就是大漠里的男人们,平凡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无闻地干着自己的工作。他们的想法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坚持一周,早点把活干完,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仅此朴素的想法,没有奢求,没有怨言。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工作纵观全队除了他们还真没人能坚持下来,再苦再难也得干完……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视频,走进沙漠,走进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大漠的男人们,致敬劳动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