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力赛 >> 拉力赛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为照亮别人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说

来源:拉力赛 时间:2022/9/19

从年9月10日我国确定了第一个教师节以来,转眼37年,明天就是教师节,由衷的向全国的老师们说一声:“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啦!”

说到老师,可以说是很多孩子童年第一个人生理想,感觉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娓娓动听的讲课是那么的让人敬仰,老师的知识那么的渊博,言行举止那么的威严,每每上课仰望老师时,心里无比的向往。立志长大做老师是很多人第一个梦想,不知道您有没有?我就有呢。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暑假,为了圆自己做老师的范,把表弟表妹叫到家里,让他们排排坐,我煞有介事的开始讲课,威严的样子害得表弟想上厕所都不敢说,直接尿裤子了。长大后每次回忆起来都让我啼笑皆非,原来自己小时候有这么崇拜老师这个职业,那种懵懂又怀着无穷的敬佩之心。

虽然我没有走上做老师的道路,却在人生当中遇到很多的恩师,暂且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师傅们,就个人读书路上也不计其数,随着人生变化,当自己的两个孩子读书长大,又遇见了更多的老师,每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都足以让你感怀。

在特别的日子来临之际,借此机会说说我心目中的老师。因为篇幅有限,仅此以个别做代表,感谢一路上遇见的每一位可敬的老师。

01鼓励是最大的动力,受用一生

在今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了一个写作变现的课程,从小白营到训练营,然后再到读书会,转眼4个月,在此期间突然写了很多的文章,经常是掏空心思的写,有时可以用废寝忘食来表扬自己,最多的一天写了4篇稿子,最长的一次写稿从凌晨开始直到天亮时分,虽然过程很累,然而,这是不由自主的自我要求,这是好久没有如此热衷的事,就像回到年轻时激情澎湃的样子。

喜欢写作不是天生的,也没有收获过什么写作成果,就是不知不觉中的一种喜爱,写写日记,发发朋友圈,尽管文字不多,都愿意认真码字,从不马虎。我想这是因为一堂语文课,种下了一颗种子,一直影响着我。

记得小学5年级的一天,上语文课,候老师讲解作文,当时我们的老师会选出班级写的较好的作文,作为范本念一遍,然后讲解当中的优缺点以提高大家的写作技巧。没想到这天,选的是我的作文,题目是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是描写“蚂蚁搬蒜头皮”的内容。

当时的场景是:我在阳台上发呆,台面上散落了老妈剥蒜后的蒜头皮,没来得及打扫,我突然发现有只蚂蚁竟然想搬走其中的一小片,说实在蒜头的皮又薄又不能吃,蚂蚁怎么会看上它,而且对蚂蚁来说是很大一块,带着好奇,我观察起来,整个搬动的过程挺有趣的,我就记录了这个小事。

在老师读和讲的解过程中,我还怪不好意思的,低着头不敢看老师,至于老师后来讲些什么我都没记住,然而老师的这个举动,似乎就在我的生命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当我要写点东西时,我会很自然的观察思考后再写,一个小小鼓励,让我在写文字时就需要当年那认真的态度,不觉而然的养成了习惯,写文稿也成为人生路上的一种乐趣。

自从毕业后,再也没见到侯老师了,你不经意的一个教学方式,一次公开而不露骨的鼓励,让我人生有了一种力量,写作可以记录我内心的思想,可以成为我倾诉的朋友,可以成为我忘却烦恼的寄托,随笔写写让我思绪飞扬,如今还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从而获得变现的机会,实在是受益良多。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优秀的老师会在教学中给你鼓励,就像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孩子的一生。

02管理是严格的爱,好习惯从严而来

熊孩子不仅仅是当妈头痛的问题,更是老师职业生涯中的考验。尤其是1-2年级,孩子们还停留在幼儿园的习性,在这个阶段学校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味着孩子要进入一个约束的成长过程。

为了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我加入了家委会,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班级,老师和孩子的状况,也经常参与班级,学校的集体活动,在学校的时间里,看到孩子们叽叽喳喳,活蹦乱跳,老老实实坐着不到10分钟,又要老师喊口令让孩子们回归安静;一会又要拿小礼品激励孩子们认真表现,跟上一堂课,我的脑子都嗡嗡直叫,几乎崩溃,这一刻,才知道老师有多么的不易。

我家小王子天生是一个超级“导弹”,好动,嘴碎,脑子活跃,停不下来,十足的动感天地,在学校没少给我闯祸,每次被老师请到学校,班主任于老师当着家长的面,耐心教育孩子,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每次犯错后,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做出承诺,说到做到的自我管理,一次,两次,三次,不断耐心管教,直到孩子改正过来。

每逢期中,期末考试,在班级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于老师还会集中补习,力求不落下每一个学生,牺牲个人时间,无偿为孩子们查漏补缺,深得家长们的敬佩。

如今小王子三年级了,放学自主学习,自己检查作业,收拾书本,有了规矩,有了学习的好习惯。

奥维德说过,“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好习惯和坏习惯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人的一生都在好习惯和坏习惯之间的拉力赛,让好的习惯支配你的人生,决定你的未来。养成好习惯从严而来。

03尊重与还原天性,因材施教方为至上

年年中,中国迎来了教育界的重大改革,“双减”政策刚颁布,家校都在适应新的变革,但凡新鲜事物都需要有个认知,接受,完善的过程,教育更是影响中国千家万户的事。在这个进程中,你是怎么看?

我家大王子大学刚毕业,小王子还在小学,"双减”政策对我来说暂时无关痛痒,然而,我想郑强老师的教育理念就很符合当今的政策,或许可以给读者们有一个启发。

郑强,60年代,在重庆出生,他在读书时代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成功考入浙大化学系,大学毕业后进入化工研究院,从事新型有机硅材料方面的研究。随后还获得成都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四川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化学界里的佼佼者,被选派到日本留学。

当日本工作一结束,他立刻返回祖家,在浙大一尺讲台上讲课,一讲就17年,在浙大担任教授期间,把该拿的荣誉都拿个遍,他是浙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更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这样级别的老师,如今成为网红校长,全国各地演讲,他语言犀利,敢怒敢言,针对我国的教育问题也直言不讳,来看看他的教育理念。

在了解郑强老师的教育理念时,先看看以下问题:

上英语课,老师在讲台上讲英语,你的孩子却在位上看报纸,看完了还让老师再给他讲一遍。

高二高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教室后面站着上课的。

孩子向女同学借伞,但等女同学把伞给他,转眼他就把伞挂树上了。

因为孩子过于调皮捣蛋,两次中学被开除,换了三所学校。

上述的情况如果是你的孩子,你该怎么办?说实话,这些都是郑强老师儿子们的表现,这么优秀的老师,碰到这种情况时,他的教育观点是:孩子能够开心快乐地成长最重要,不要在孩子小时候过度培养,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拥有一个快乐的青少年时期。培养孩子们的天性,返璞归真,不要成为考试的机器,只要求他爱国。

就在这样的指导下,郑强老师的两个儿子,一个考上了四川大学,一个考上了复旦大学。

你有没有发现,只重成绩不看过程的教育,把“出人头地获取成功”当成唯一的目标是过去我国教育当中出现的极其不合理的现象。“双减”的政策是要告诉所有人,未来社会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人才,能考上拔尖大学值得庆幸;考不上,读普通高校,技术学校,只要努力,也能成才;比如:德国高级技工占大学生的50%,日本占40%,而我们国家只占5%。

中国正向高科技制造发展而飞速前进,高级技术工人必定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上大学并不是唯一,况且不是所有孩子大学后就能谋得一片天空。随着国家的深入改革,高技在社会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工匠精神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或许这就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初心。

希望现在男生走出寝室,走上球场,阳光,朝气蓬勃,真正长成祖国栋梁样子,希望现在的女生,可以在诗词歌赋中汲取营养,在自己的人生领地上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04结语

都说老师“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绿野最唐斐”一位好的老师,一点启蒙,一点带动,一点的影响,为天下的孩子们带来一生的光芒和力量,感恩人生路上老师们的每一步的启发,像明灯一样伴随每个学子的心。

在年教师节,十指合心,祝福老师!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老师节日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