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力赛 >> 拉力赛发展 >> 正文 >> 正文

清末的汽车拉力赛

来源:拉力赛 时间:2024/10/31

年的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跨洲际的汽车比赛。在当时得到了欧洲各国的热烈响应,最初共有25支车队报名。

无论对哪方来说,这次拉力赛都称得上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充满了困难、艰险和未知,车手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赛车运到北京。汽车漂洋过海不仅是笔巨大的开销,而且时间漫长。最终,只有11名车手和5辆汽车抵达了北京。

最先抵达北京的是荷兰车队和3支法国车队,他们都是乘船到大沽,再乘火车到北京的。最后一个抵达北京的是意大利车队,他们的赛车乘船到汉口,再从汉口乘火车到北京。

荷兰车队由查尔斯·加达德驾驶,法国记者让·泰利斯跟车报道,他们的赛车是一辆15马力的荷兰世爵;两支法国车队都开着汽车销售商赞助的10马力法国迪昂,分别由乔治斯·柯米尔和维克多·科里昂驾驶,称迪昂一队和迪昂二队;另一支法国车队由奥古斯特·庞斯驾驶一辆6马力三轮车;意大利车队的赛车是一辆40马力的伊塔拉,由博盖塞驾驶,机械师埃托尔和记者吕吉·巴津尼随行。

尽管博盖塞的汽车明显占优势,但他仍然做了充分的准备,博盖塞骑马考察从北京到张家口的路线,并用一根相当于汽车宽度的棍子测量了比赛路线上的狭窄之处。

年6月10日早上,五辆参赛车从东交民巷出发,上崇文门大街,往北经东单、东四,最后从德胜门出城。

穿过德胜门,就进了今天的昌平地界。但是在过清河时,碰上了赛程中的第一个障碍:建于明代的广济桥。

据记载,当天北京还下着小雨,雨水让临时铺设的垫板与凹凸不平的大石条变得很滑。当时的汽车用的是窄胎,悬挂也很原始,更没有什么差速锁之类的。第一次冲锋,伊塔拉在过桥三分之一处熄火。第二次,眼看前轮已经触到了桥的末端,但车却停了下来,后轮卡在石头里,发生空转。后来是看热闹的民众帮他们把车推过了桥。

但是,那个时候可没有加油站啊。于是,一批载着汽油的骆驼从北京出发,然后在途中设下加油点。

参赛的汽车虽然是当时最先进的,但在现在看来,那些车子其实相当简陋,均无封闭,舒适性也很差,一路颠簸,只能任凭风吹雨打,整个路程坚持下来也是非常艰苦的。

清朝外务部在致步军统领衙门和顺天府府尹的文件中称:“所有汽车经过地方,应妥为照料,并晓谕沿途居民人等,勿在汽车路线行走,免致受险滋事”。

另外,清外务部致函民政部的文件中强调:“汽车经过各处,如有伤害中国民众生命财产之处,应由巴黎汽车联合会负责赔偿。”

可想而知,这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超长途行程。这条路线上绝大部分道路充其量只能说原始之公路,而且司机们将不得不忍受刺骨的寒冷和灼人的炎热。虽然参赛选手中有一位意大利的亲王,但是参赛选手们却拒绝别人提供的防止沿途土匪袭击的保护。但是意大利驻华公使馆还是派出武装卫队,一直护送到张家口。

途中经过的许多地区还处于原始地貌,车队很容易迷失方向。幸亏当时已经有了通讯的长途电报,沿途的电线杆可以用来辨认方向,车队就一直沿着电报线走。

62天之后,历经艰险的车队先后抵达终点巴黎:意大利车队夺冠,比第二名提前14天跑完全程。荷兰队、迪昂一队和迪昂二队随后抵达。而由奥古斯特驾驶的三轮摩托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中途陷入沙漠,赛车损坏,退出了比赛。

车队从北京出发到张家口走了1个月,从张家口出发到巴黎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在当时已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年的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推动了人类汽车运动的快速普及,对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沿途的中国人第一次认识了汽车这种新的交通工具。可以说,这场汽车拉力赛,同时也承载了一段微观的世界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