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力赛 >> 拉力赛优势 >> 正文 >> 正文

所谓憨态可掬就是它了,雪铁龙云逸的乐趣何

来源:拉力赛 时间:2022/9/20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法系车一看就是法系车,就算贴个彩膜我照样认识你!雪铁龙的设计风格越来越别具一格,天逸之下,云逸出世,扎实敦厚的造型挪到这个尺寸上瞬间变为憨态可掬,乃至我从来没想过会被一辆车可爱到,太好玩了,哪怕只是看看。

可能看看就够了,总得明白我们用亲身体验给出的评测结果并非是为了将另有目标的消费者说服至此,而是为已经对一辆车产生兴趣但缺乏了解的朋友提供真实参考,那么将目标定在云逸这种小家伙的消费者会有什么刚需?或者说对它有什么特别的期望吗?思来想去,第一位答案还是给了那俗气却永恒的两个字——好看,至于其他的,尽力而为吧。

☆最大的乐趣:云逸好看吗?

说句心里话,“好看”似乎从来都是个伪命题,无论我们在评价时认定有多么不可能会有人不喜欢的设计,也还是会在下一秒出现反驳的观点,真是委屈。常规意义上的美艳绝伦尚且如此,个性标签深值其心的雪铁龙更是演绎了什么叫做“一线之隔,天差地别”,以天逸为例,喜欢的深深中毒,不喜欢的深恶痛绝,可谁又能定个是非黑白呢?

雪铁龙在设计上是个不容易评价的品牌,常常是同一个人面对同一辆车,也会时而觉得怪异时而觉得绝妙,所以一直以来都用含义更宽泛但却十分精准的词来概括——个性,天逸如此,云逸不外如是,只是前者定位毕竟颇为大众,而后者的定位本也带有个性色彩,个性的设计放到这个范围里接受审视,大家反而不会过多在意其非常规之处,因为本就融洽无比。

云逸的设计大体上继承了天逸的灵魂,集中体现在前脸,分体大灯、分体格栅的样式基本一致,而另一方面云逸也在家族语言的基础上额外发挥了一些个性之处,其一为车身配色,活力橙、水晶银、新波尔多红和,那款白色叫啥来着?哦就叫白色,嗯,这个淡雅而正统的车身配色的名字叫做——白色!当然我觉得另外三款更能展现云逸的核心思想,比如我试驾这辆水晶银。

无论车内还是车外,亮丽的配色都在传达着云逸毫不掩饰的年轻化定位,且圆滚滚的造型着实亲和力十足。其二则是车身与内饰随处可见的圆角矩形元素,传承自天逸的方向盘和座椅缝线风格已经把这个元素应用的显眼无比,云逸更是将其疯狂蔓延到雾灯、尾灯、下格栅、前后保险杠、侧面包围、空调出风口、轮毂等处,不想细数了,两只手根本就数不过来。

另外应该有人知道海外版的C3AIRCROSS,细心的朋友大概会问一句,它和云逸有啥区别?本质上是没区别的,云逸在国内还叫做C4AIRCROSS,其实就是C3AIRCROSS引入国产之后的适配版本,轴距加长,搭载斑马智行车机系统,并新增Airbump越野套件,而车顶这副行李架居然是磨砂质感,算是个让人惊异而颇有好感的小细节。

☆其余乐趣:你想要求什么呢?

是不是这么个理?就这么大一辆车,并没有标榜运动,居家舒适取而代之,年轻取向最为核心的外在部分已经发挥的相当可观,那么你的消费乐趣就十分有限而明确了,我相信以云逸为潜在目标的消费者想必都能保持相应的理性,而不会蹦出什么“操控”、“越野”、“七座”之类的有趣的需求,除非你是真的走错片场了。

雪铁龙的品牌实力当然拿得出手,也许总有人不愿意承认,但是同样没法否认的是,雪铁龙的战绩是辉煌的,9次WRC总冠军、3次蝉联WTCC总冠军、3次达喀尔拉力赛冠军,尽管看着云逸我实在没办法将这些荣誉联系起来,但我也坚信雪铁龙的车手总不可能驾驭着键盘拿回这些称号。

蛇形档位其实我是拒绝的居然有这么多驾驶模式还有抬头显示

当然这些光芒很难加在云逸身上,若要扯到荣誉,可能要靠发动机站出来一下了,雪铁龙的THP(1.2T)和THP(1.6T)分别蝉联四次和八次国际发动机大奖,而你若是想用这个光芒去期待什么激情迸发那就未免狭隘了,我所试驾的1.6T动力总成贵在输出平顺而均匀,涡轮不会烦扰到我,除了起步的时候会着急那么一瞬,综合表现让我感觉是个居家生活的好伙伴,而1.2T我短暂体验了一段路,印象就是我只想跑起来,才不要停住。

就是你拿了8次奖?

云逸的悬架技术有别于天逸,名为HRS液压回弹缓冲悬架系统,其减震器液压缓冲结构是一种置于减震器工作缸内部的液压缓冲装置,利用限流孔对油液的阻尼效应来消除冲击、振动、噪声等,实际表现不如天逸,不过也在情理之中了,只是在看到减速带这类东西时稍微打起精神认真应对一下即可。

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云逸超短的前后悬长度,作用到车内空间便是后排表现超过了我对外部尺寸的预期,而回过头来想想,我也确实没法从外部形象判断出云逸竟然有着毫米的轴距,这也就是为什么云逸在国内叫做C4AIRCROSS而不再是C3,于是小腿的活动范围并不像我预料中受限,而雪铁龙的座椅坐起来一向舒服,全景天窗并没有伸到脑后,但是毕竟贴了膜,烈日下打开完全不会有炙烤感,这一点让我们印象深刻。

其余诸如斑马系统的实用性在上汽乘用车上已经得到了部分验证,云逸上的适配稍微有些水土不服的感觉,操作的流畅性略有不及,车内门板的硬质塑料稍微多了些,至于后备厢,我想大家在考虑云逸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吧?

就是这样一辆小车,好不好看是萝卜青菜的事,但清新脱俗是真实的,成都车展上公布的预售价有两款,11.58万和14.38万,完全处于天逸之下,同时也在传达着一个意思——“我不是GT-R,我只想好好过日子。”那么你会中法系的毒吗?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刘剑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