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过新能源市场在年的“野蛮成长”之后,国内两大汽车行业机构都对年新能源市场的销量作出了比较大胆的预测,哪怕今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会退坡30%。
其中,中汽协预计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万辆,同比增长47%;乘联会则预计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有望突破万辆,其中乘用车的销量会超过万辆。
虽然两者的数字各不相同,但观点是一致的:年,新能源市场的销量还会持续加速。这一点,也反映在了年1月的销量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销量达41.9万辆,同比增加.7%,其中纯电动车的销量为33.5万辆,同比增加.3%。
虽然新能源市场正打得火热,但热闹的大多是国内的车企,外国品牌参与感极低。
如你所见,目前市面上有纯电平台的外资品牌不多,大概只有特斯拉、福特、大众。而在油车市场占将近20%市场份额的日系车却没有一款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在售车型,实属让钟爱日系的电车粉大失所望。
面对如此极速发展的市场,广汽三菱迅速做出反应。
由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联合开发的阿图柯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上市,这不仅是国内首款挂三菱LOGO的纯电动车,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款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日系车。所以,在它上市之前,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它的竞争力,看看它值不值你期待。
即便是首款,也要跳出内卷
作为首款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日系车,阿图柯确实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味道。
大概五年前,对于电动车的设计,业内有两种不太一样的意见。一拨人认为,电动车不需要对发动机散热,所以没必要设计前脸的进气格栅;另一拨人则认为,汽车的设计应该要有“脸”——进气格栅,因为它传递出一款车的精气神。
从这几年推出的新车来看,更多设计师似乎选择了前者。原因无他,因为新鲜嘛。就像疫情前,在街上看到一个戴口罩的人,你会好奇他为什么要戴口罩?是明星?还是生病了?可在疫情期间,全民皆口罩的时候,你反倒会好奇为什么有人上街不戴口罩了。
世道是有轮回的!
在见识过太多没有“脸”的电动车之后,你反倒会期待一款纯电动车能精心设计其进气格栅,希望能从中看到设计师的人文精神。这就是为什么采用“oldschool”设计风格的阿图柯,反而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从阿图柯的前脸,你能深深感受到三菱汽车的品牌印记。
征战达喀尔拉力赛多年,并拿下多项冠军的三菱,对于SUV有自己一套独到的见解:必须要给人以安全、可靠的感觉。毕竟在这场“勇敢者的游戏”中,取胜的关键是完赛——连续多天高强度的比赛中,车辆能不出故障,坚持跑完全程,实际上已经是一种胜利。
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三菱汽车希望能通过设计传递给消费者,所以他们打造了一套名为“DynamicShield”的家族式设计语言。“DynamicShield”翻译成中文就是“动感盾牌”。盾牌,实际上就是一种安全感的象征。
为了延续这一种精气神,三菱的设计师还是给没有内燃机的阿图柯安排上了一个“进气格栅”。只不过,这个进气格栅并不透风,只是一个装饰件罢了。它能在不增加风阻的前提下,和左右两个巨大的“C”字型组成一个巨大的盾牌,给人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感。
这种冲击感在电动车身上真的非常少见!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采用简约科技风的电车造型,觉得这样设计电车才是对的。直至阿图柯的出现,我们才明白,设计并不应该一成不变的,好设计往往来自这种打破常规的创新。
虽然阿图柯非常强调硬派越野的设计调性,但是电动车身上的一些应该有的设计元素,它也并不缺,例如隐藏式的门把手,超广覆盖面积的五辐式轮毂......这些设计能降低阿图柯的风阻系数,提高其高速工况下的续航能力。
外表硬派,但内在依然不失科技韵味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阿图柯的硬派越野风格,但并不是说它和科技就完全不搭边。作为第一款挂三菱LOGO的电动车,阿图柯是三菱汽车有史以来科技感最强的一款车。这种科技感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内饰设计,二是科技配置。
在内饰方面,阿图柯主打轻奢风。
熟知三菱汽车的人都很清楚,其内饰更多在强调功能性——目前在国内销售的广汽三菱更多主打黑色内饰,别无“二色”可选。我个人也是非常喜欢黑色内饰的,因为耐脏,不怕沉闷。但无奈现在的小年轻大多是颜值控,在功能性和设计感上,毫无疑问会选择后者。所以阿图柯一反三菱汽车的常态,主打白色系的内饰。
白色这种浅色系向来是和科技感强相关的,这是科幻电影带给我们的意识形态,但这毕竟和强调功能性的三菱汽车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三菱的设计师把能和乘客大面积接触的地方采用采用黑白双色拼接,更加时尚的同时也兼顾了功能性。
轻奢风格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比较简约,如你所见,阿图柯的内饰非常干净,除了点火开关和应急灯开关,整个中控台,你找不到太多的机械按键,其他所有按键几乎都被整合到了12.3英寸的触摸屏上。
对于这样的设计,或许有人觉得不便利,认为空调控制面板这些常用到的按键还是机械式的实用。
但其实,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来,现在的触摸屏反应速度非常快,流畅度和机械按钮有得一拼;二来,语音控制能解决大部分的盲操作问题。不管是触摸屏的反应速度,还是语音控制的识别率,阿图柯都做得非常不错,是其他合资品牌无法比拟的。
丰富的科技配置也给阿图柯营造出非常强烈的科技味道——能显示AR实景导航的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全景影像、L2级驾驶辅助系统、OTA远程升级……过去,我们觉得在智能科技方面比较保守的三菱,现在凭借阿图柯这款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印象。
这就是中日联手开发的好处!
在过去的合资时代,外资方只是单纯地输出产品,而中方则只能生产组装。从阿图柯开始,合资车企开始走上联合开发的新时代,在研发过程中取长补短——享受三菱汽车的品牌底蕴的同时,也能享受中国品牌那先人一步的科技魅力。
最重要的是,性价比到位
再强大的产品力如果不谈价格也是没有意义的。而作为首款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日系车,阿图柯拿出了极大的诚意。当然,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就拿阿图柯主销的硬核版和同价位的大众ID.4CROZZ做个简单的对比。
从车身尺寸上,阿图柯占有比较大的优势。
虽然阿图柯定位为紧凑级SUV,但是它的尺寸已经妥妥地达到中型SUV的水平——长宽高为xxmm,轴距达到了mm。相较之下,同为紧凑级SUV的ID.4CROZZ,其长宽高不过是xxmm,比阿图柯小了一圈,而轴距也只有mm。
所以,严格意义上,阿图柯应该属于A+级SUV,而ID.4CROZZ属于A级SUV,前者比后者大了半级,称之为降维打击一点也不为过。
在动力方面,阿图柯体现出来的,不仅是更强,而且还更高效。
在这个价位上,两者都采用了单电机策略,不同的是,阿图柯的电机功率能去到kW,最大扭矩更是能到Nm,而ID.4CORZZ的最大功率只是kW,最大扭矩才Nm。
官方的“零百加速”的成绩,两者都没有公布,自然也不好对比,但是有一个数据是值得留意的——阿图柯的最高车速能去到km/h,但ID.4CORZZ只能去到km/h。
别觉得我们平时也跑不到那么高的车速就觉得这个最高车速的指标不重要。事实上,它是汽车动力性三大评价指标之一,比肩汽车的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体现的不仅是车辆的动力性,还有车辆在降低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动力更强的,其能耗自然也会更高。但可惜,这在阿图柯和ID.4CORZZ这场对比中并不成立——动力更强的阿图柯,能耗反而更低。
同样的,两者都没有公布其官方的百公里能耗水平,但是差不多的续航里程——阿图柯是km,ID.4CROZZ是km,前者只是采用一块69.9kWh的三元锂电池,而ID.4CORZZ用的是一块84.8kWh的三元锂电池。
更重要的是,在更强、更高效的前提下,阿图柯提供的是“首任车主不限年限/里程”的电池组质保,而ID.4CROZZ只是八年或16万公里。前者能基本杜绝用户对电池不正常衰减的忧虑。
对于动力,ID.4CROZZ唯一的好处估计就剩下后驱了。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价值微乎其微:日常驾驶中能感受到前驱和后驱的区别的,估计只有1%的用户。而阿图柯那50:50的前后桥重量分配也把这点区别极大地抹平了。
对比完尺寸和动力之后,你也许会觉得阿图柯的配置会比ID.4CROZZ差很多。然而并没有!
不可否认,ID.4CROZZ的配置是多一些,但两者呈现出来的价值感是差不多的。因为,ID.4CROZZ多出来的一些配置,实用性并不强。例如,大家都有L2级驾驶辅助系统,但是ID.4CROZZ会多了一些道路标识识别、并线辅助等等“有姿势没实际”的功能。
除了在产品上用心外,阿图柯在购车政策方面也给出了极大的诚意——预售期间,下订用户将额外享受阿图柯推出的“菱”感先享10重预售特权礼,包括终身三电质保权、终身免保权、终身畅享权、差价返还权、新购专享权、“0”虑购车权以及超长质保权、优先提车权、尊享身份权等服务权益。
当然,我并不认为阿图柯和ID.4CROZZ会是一个竞争关系,更愿意看到它们是合作关系,共同把纯电市场做大。毕竟现在的纯电市场虽然增长迅速,但始终还是一个比较小的市场,尤其是这里头大部分还都是A0级之类的低端车,像阿图柯这种高价值车型还是太稀缺了。
文
大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665.html